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,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如下:
痛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多个阶段:
无症状期:患者仅有血尿酸持续或波动性增高,但无其他明显症状。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,部分患者甚至可以终生不出现痛风症状。
急性关节炎期:此阶段常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,关节剧痛,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、肿、热、痛和功能障碍。单侧第1跖趾关节最常见,发作常呈自限性,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。可伴发热,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,一般经1~2周后症状缓解,间歇期可数月或数年,但以后发作频度逐渐增高,症状持续时间延长。
慢性关节炎期:由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迁延所致,表现为多关节受累,发作较频,缓解期缩短,疼痛日渐加剧,甚至发作后疼痛亦不完全缓解。可出现痛风石,常见于耳廓、跖趾、指间、掌指、肘等关节附近,亦可见于尺骨鹰嘴滑车和跟腱内。关节畸形和活动受限多见。
肾结石和肾病变:约10%~20%痛风患者并发尿酸性肾结石,可有肾绞痛、血尿等表现。尿酸盐在肾髓质和锥体沉积会导致肾间质性炎症和血管损害,可能出现高血压、间歇性蛋白尿、尿比重低、血尿素氮升高、晚期肾功能不全等症状。
痛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:
血尿酸水平: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大于7mg/dl(即416μmol/L)以上,女性患者大于6mg/dl(即356μmol/L)以上,可作为痛风诊断的参考指标。
关节炎症状:尿酸结晶导致相关性的关节炎,伴有或者是不伴有尿酸性的结石,或者是肾脏病变。同时要排除风湿热、丹毒、蜂窝组织炎、骨性关节炎、或者是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。
关节腔积液或痛风石检查:如果关节腔积液或痛风石活检提示成分为尿酸盐结晶,则为诊断痛风的“金指标”。
影像学检查:关节超声检查提示双轨征或双能CT提示关节腔内有尿酸盐结晶,也可辅助诊断为痛风。
综上所述,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异质性慢性代谢性疾病,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。如果出现相关症状或疑似痛风发作,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。